峇里島,處處有糖果 |
發言人: MOMO | 210.208.142.249 | 2001-05-26 08:04:19 |
我的認知中,一顆顆單獨包裝的小糖果是逢年過節的待客之物,因此很少注意到它的存在。沒想到這不起眼的小零嘴,卻在去年的旅程中,成為分分秒秒的斤斤計較。
初訪峇里島,我們選擇遠離觀光區域,親近中部的藝術村落。當地的物價不高,加上這幾年金融風暴的影響,印尼幣大幅貶值,使得我們得以1美元兌換近10,000盧比(Rp)的划算匯率,輕易地身懷鉅款,成為名符其實的「百萬大富翁」。 峇里島流通的貨幣有紙幣Rp50,000、Rp20,000、Rp10,000、Rp5,000、Rp1,000以及硬幣Rp500和Rp100。我們幾百塊美金換成的幾百萬盧比,塞在皮包中,厚厚一大疊。 首次購物,新鮮感十足。我們在當地的超市買了幾千塊錢物品,掏出五萬元大鈔,找回一大疊紙幣,商家還送給我們幾顆糖果。「買這一點東西還送糖果?台灣的便利商店也沒這麼好的服務。」我們沾沾自喜而竊笑著。於是在同一天當中,我們便以同樣的方法,將身上的五萬元大鈔換成零錢,並接受每一家溫馨小店送給我們的熱情糖果。 當晚結算旅遊花費時,同行的會計師變臉了:帳不對,抓不出來。根據會計師「凡花費必留下痕跡」的理論,我們的錢不見了多少不是重點,重要的是要知道「不見到那兒去了」。於是人人埋頭苦算,從登機前的蛛絲馬跡至抵島後的一擲千金,樣樣皆不可少。終於發現罪魁禍首,問題出在糖果:本以為是善意的擁抱,現在我們覺得是惡意的侵占。 隔日循原路軌跡,用半生不熟的英語據理力爭,才發現這是一場誤會。原來因為幣值太低,峇里島人民本身都已經很少用Rp500和Rp100的硬幣了,所以碰到百元找零便以糖果代替。誤會的緣由是我們在找錢時不算清楚,又自以為是地以為這是峇里島人民為我們準備的歡喜見面禮。 接下來幾天狀況依舊,更有甚者直接將總價無條件進千位,還省了準備糖果的功夫。雖知數百盧比的損失折合台幣只有幾塊錢,但旅遊中以感性度日的延續,讓我們開始斤斤計較「絕對值」帶來的感受,而非相對之下的實際價值。於是每一次的採購都成了心算角力戰,要以最完美的數量組合,把Rp1,900的礦泉水、Rp2,600的果汁以及Rp3,650的水梨,以不出現找零機會的總價買回。 心想如此,事與願違。儘管時時都在解「多元一次方程式」,但只要有我這個沒帶計算機的心算白痴在,便讓糖果的數量在幾天中以倍數的速度成長。一大袋的糖果吃也吃不完,背在身上又重,成了「甜蜜又沉重的負荷」。直到車子需要加油,我們才開始尋求解決它的可能性。 汽油在峇里島的單位價格只有Rp1,000,相當便宜。掐指一算,喝油都比喝水划算。我們忍不住浮現一個邪惡的念頭:既然商家可以用糖果當幾百元的找零,那我們當然可以用糖果買一千元的汽油,於是一場不計代價的口水戰就此展開。結果是,就跟每一次以金錢向商人換取商品之後,手中物品立刻跌價一般,糖果在我們手中就只是糖果,毫無交易價值。 糖果天天入袋,日日累積。既不能用來換汽油,當然也無法買別的東西。而且,隨著我們錢包裡的盧比日漸變薄,離回家的日子越來越近,糖果也越來越多。最後,只好讓這袋糖果跟著我們一起泛舟賞鳥,上山下海,然後登機返台,越洋進了眾親友的口。 「嗯,這糖果蠻好吃的,是峇里島的特產吧?!下次去我也買一些帶回來。」一位同事如是說。「是的,是峇里島的特產。」我含著糖果隨意附和,心裡想著另一句沒說出來的話:「你一定會帶一些回來的,不過不用買。因為,峇里島,處處有糖果。」 |
發言人: kuomh | 210.241.154.66 | 2001-05-26 11:31:52 |
:==> 在 " MOMO " 的文章中提到:
不過免稅店500rp 真的會找硬幣給你歐 我每次出國都會蒐集當地銅板 所以很重要 這次蒐集到 100,500,400 |
發言人: jenfon | 211.74.220.190 | 2001-05-26 11:38:58 |
:==> 在 " MOMO " 的文章中提到:
不能強力拒絕糖果而要他們找現金嗎? 還是這樣會撕破臉搞的場面很難看呢? (想去峇里島但還沒去的jenfon)^.^ |
發言人: tzu-ling | 202.178.245.244 | 2001-05-26 12:26:39 |
:==> 在 " jenfon " 的文章中提到:
還是不要吧!為了區區的小錢(台幣才不過幾塊錢而已)而鬧的不愉快何必呢!而且這也是巴里不同的地方啊! |
發言人: Joyce Li | 210.242.4.252 | 2001-05-26 22:11:41 |
:==> 在 " MOMO " 的文章中提到:
聽說這種事在2.3年前就有了野... 我朋友之前去的時候,就有給我說哦 不過他是跟團,所以糖果沒有那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