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社子
土地之變遷

滄海桑田話社子
•••農業時代
•••農業開墾初期

(取自 常民文化年刊3 土地之歌 1998)

●文 王志文老師

  在西班牙與荷蘭領有台灣北部的時代,是以經濟抽稅
為主,因而對部落的生產影響不大。而在明鄭時期,主要
是經營嘉南一帶「反清復明」,北部則是以巡戍防守駐營
屯兵為王,只是消極地防患清軍利用北部港口登陸,其影
響台北盆地內的部落不大,充其量也只有「點的分布,並
沒有全面地介入當時平埔族聚落的生產方式。

  在清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清朝領有台灣,
國家力量漸漸影響部落社會,毛少翁社當然也不例外。清
康熙五十六年(一七一七年)「歸附」清朝的,僅有內北
投社、毛少翁社、大浪泵社。在當時內北投社等三社與武
嘮灣社、擺接社、雞柔社等六社,其向清朝繳交的餉稅附
入。七淡水社計算,一年共交二十,二兩五錢七分九釐二
毫,這些都清清楚楚地記載在周鍾瑄的︽諸羅縣志》中。
在國家力量的介入與掌握中,同時也將漢移民代入了台北
盆地。

  雖然清初有渡台三禁來嚴格禁止中國福建、廣東一帶
移民進入台灣,但困苦的生活,將閩粵一帶的移民堆向海
外的台灣,偷渡的漢移民,如同潮水般湧進台北盆地,也
進入了社子島,並向毛少翁社租地墾荒,將農業生產技術
移入,使得經濟生活進入了另一個時代,使社子島變成以
農耕為主的生活型態。

  根據《士林鎮志》中記載社子里沿革:「本里相傳雍
正三年,粵人開闢社子莊,以地為昔年山胞聚落,故名。
又傳兩百餘年之前,有閩人陳請、陳仲山、陳天賜、陳贊
、陳奇能,由金包里遷來開關,山胞退居他處,地始大墾
。」

  在文中所提之「山胞,即為近年所說平埔族中之凱達
格蘭族毛少翁社,只是在一九六八年著書之時尚未有習慣
用此名詞,而陳姓至今仍為社子里之大族可證明此文不假
。而在倫等里沿革,也有此記載:「本里昔為崙仔頂莊地
區。乾隆末年,泉州李姓開關。地有沙崗,故昔為崙仔頂
莊。」而今日在延平北路六段底和七段頭的倫等里地區,
有許多在地的李姓家族,由於多年水患,使得族譜資料散
失,無法印證,但是在口述訪談中,也證明世居此地多年
,何時移入也不復記憶而不可考。

  在堤外的福安里沿革中也記載著開發的史實:「本里
原為溪洲底莊地區。相傳康熙四十七、八年間,泉州同安
縣人九戶來此開關。以地勢低下,為河流游積故名,光復
後以福安命名。*而在今日當地仍有謝、王等大族聚居,
同為歷年水災所禍,無文獻來佐證,但世居此地,年代已
久遠不可考,則可印證此段記載。除此之外,在訪談中,
延平北路九段附近,也有一李姓大家族聚居,其族譜則清
楚載明其由蘆洲李家分支過來拓墾農地。而中洲里的沿革
概況在《士林鎮志》中也有此記載:“「本里因四面繞河
,故名中洲里。」「本里昔為和尚洲、中洲埔莊地區。清
代屬芝蘭堡,日治時期屬台北廳士林支廳。」

  由記載中可知,中洲與蘆洲隔淡水河相望,在以船運
為王的時代,兩地互動密切而頻繁,連行政編制都在一起
,可與族譜相佐證之。

  綜合以上的記載與田野訪談中,我們可以對社子島在
農耕初期的社會,有一個概略的認識。在當時除了有從唐
山直接移民拓墾的人以外,其他的家族都是由北部地區短
距離的人口遷移,主要是為了農地的取得,這與現今的工
商社會二次移民,以長距離的中南部民眾為主,在於取得
工作機會的型態有明顯不同。

  其次,從移民的遷入地區,我們也可發現,在延平北
路尚未修築之前,社子島以船運為主要交通對外連繫。社
子島的內部互動並不密切,反倒是與河的對岸渡口地區的
關係較為密切,甚至影響到行政區域的劃分。在明治三十
七年(一九○四年)的《台灣堡圖》中,清楚地將此影響
呈現出來,整個社子島並非同屬於一個行政區,反倒被切
割與對岸的渡口地區共屬同一單位,分別隸屬於數個行政
區域。

  除此之外,在訪問耆老後發現到,我們也可以由寺廟
的信仰圈範圍來證明當時社子島並非是一個共同單位。在
今日社子市場附近的延平北路五、六段,也就是以往「葫
蘆堵在,與「社子庄」的地區,是屬於「大龍峒保安宮」
的信仰圈,都是祭拜泉州同安人的守護神一一保生大帝。
而在今日延平北路七段附近的「溪洲底,則是與對渡口的
「三重埔」同一信仰圈,祭拜主神是’先嗇宮,的五穀先
帝。而在今日延平北路八、九段地區,即當時的’中洲埔
」不僅在行政區域上同屬對岸的”和尚洲」即使是祭拜主
神「大拜拜」的日子也與其同日,以「湧蓮寺,為信仰核
心。因此,無論從行政區域上的劃分或是民間信仰圈的自
發性區域結合,都顯現在此時期,因為陸運的不發達,反
而因以船舶為主要交通工具,而呈現出與對渡口同一生活
圈,跟島中其他的村莊並非是那麼密切的各自發展。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