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社子
土地之變遷

滄海桑田話社子
•••農業全盛時期

(取自 常民文化年刊3 土地之歌 1998)

●文 王志文老師

  在一九六五年左右的社子島地圖中,我們可以發現整
個地區的士地均開墾為農田,除了灌溉圳溝的增加之外,
同時也因為地下水的抽取灌溉,使得靠淡水河邊的士地也
開發使用。在今日延平北路七段,曾有環境清潔所即水肥
處第一隊,利用淡水河的河運收集台北市區的水肥,用來
做為「社子島蔬菜專業區」的肥料,可見當時農業的盛況
,至今當地仍有「臨江園」的地名,而「臨江園」即是水
肥隊,恐名稱不雅,不適宜當站牌名,故改稱為此名。

  隨著台北市區不斷成長,社子島不但成為農業重鎮,
同時也因為延平北路的修築,使得陸上交通改善。而延平
橋與百齡橋的修建,更使得對外交通日漸改善,渡口僅剩
三角埔旁的渡仔頭與三重埔的對渡,漸由河運轉陸運為主

  既然陸運方便,而台北市區又不斷擴大,使得有些人
口漸漸移入社子島,因而居住的人越來越多,特別是較接
近市區的葫蘆里與社子里一帶。而社子島整個地區,平均
只有海拔二點五公尺,是個地勢低窪之處,又是兩條大河
匯流處,因而每逢颱風必遭水患,居民苦不堪言,因而有
了防洪計畫,根據《土林鎮志》中記載:

  政府鑑於台北為全省首善之區,連年水患頻仍,受害
慘烈,為保護人民生命財產,決心徹底根治。行政院乃於
民國五十一年九月間成立「台北地區河川防洪計畫審核小
組」,著手審訂防洪計畫,分為治本治標兩郭份進行。治
標計畫,於五十二年實施後,已收相當效果。乃更進一步
對治本計畫作審慎研究,曾擬定「淡水河治本計畫草案」
一種,其計劃要點,先謀淡水河尾閭之暢通,及洪流之疏
分,次及整治河道,浚諜河床,並輔以堤防,以期範東洪
流,防禦泛濫,穩定河床,逐漸減低洪災損失。

  而其中有關基隆河道變遷也有清楚說明:

  新建橋樑及改建:為舊基隆河道兩岸房屋櫛比,並有
大型工廠十餘家,拆遷不易,且築堤之取土亦成問題,故
將該河道自圓山鐵路橋以上,截灣趨直,計開挖新基隆河
遠一、八二八公尺(河深五、零公尺,河槽寬度面寬一五
○公尺,底寬一二○公尺)。後士林至社子區間之交通斷
絕,在新河道上建造頂力樑混凝土橋一座(橋長三九二公
尺,橋面二三公尺)目前台北地區最寬之新式橋樑。

  這其中提到基隆河道變遷原因、過程與百齡橋的興建
。根據當地民眾陳述,施工是由「榮工處」承包,一些老
兵來此開挖新河道,中年以上的當地居民都仍有印象。而
番仔溝也因為防洪築堤,將頭尾兩端填士封閉,以做為堤
防基礎,番仔溝失去功能也日漸淤塞,漸漸走入歷史。

  在一九六五年的地圖中,現今的河道與地形已大致浮
現出來。而延平北路七、八、九段堤外地區,如同棄嬰地
被隔絕在堤防外,也可由此圖看出;到一九七○年七月,
「士林北投主要計畫經內政部核定公告實施,有關社子島
部份,為了配合經濟部研擬「台北地區防洪計畫」,列屬
洪泛區,又因防洪計畫遲遲未定案,無法開發而禁建至今
。此一時期所呈現的景象,除了違建增加以及極少部份的
公共設施建設外,至今絲毫無任何改變、形同無計畫地區
一般,整個社子島堤外部份自一九八○年代以來,幾乎維
持原有的發展型態,居民生活型態與社會結構趕不上大台
北部會區的經濟成長。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