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社子
文萃選輯

深入社子島

●文 洪曜平先生

   子自從民國20年之時代,也是我能識事物以來,就是 平疇沃野,四面八方都是一望無際的田野,有稻田、蕃薯 田、土豆田、甘蔗田、還有秀英花田。東方可以看到圓山 ,西方可以看到觀音山,南方可以看到台北大橋及總督府 。北有大屯山,七星山太美了。我們社子島是在淡水河和 基隆河包圍在中間的「中之島」。關渡港是在淡水河及基 隆河合流及(二重埔)疏洪道之河川接合,流向淡水河海 口之處。風景如畫,自古以來這個地區是台灣八景之一。 我們的社子島是孤島,到了民國28年3月才有了士林跨 後港里的造好鐵線吊橋,可通士林台北等地一帶。在還沒 有這條吊橋之前,社子島民要出入買賣都要過渡船以及小 柴船來解決生活之出路。

   個社子島到底是什麼時候才在台北市盆地尾端形成的, 沒有人知道。但是從這個周圍的地名看起來很明顯,所有 的地名都和溪床及海埔浮島有關係。自古早地名,溪洲底 、溪沙尾、浮洲仔、浮傘。北岸那邊是關渡、蚵仔坪、加 冬岸腳。南岸這邊是和尚洲、水湳、溪尾、成仔寮,由此 可見是浮出來之沙灘的島嶼是絕對的。按照老一輩的人口 耳相傳,社子島是在1580年西班牙時期就形成了。有 人說自1622年荷蘭時代的明朝才有的。還有人說是 1626年天啟元年「日本的德川幕府的濱田彌兵衙」來 台與荷蘭衝突時代,發現在台北盆地中的河中,有個小島 。古早人常說社仔番(台語音),社仔番可能是當時的原 住民。

   1930(民國19年),我的童年是農村生活,這一 段時期,現在想起來是非常甜蜜的回憶。透早起來就聽到 鳥的叫聲,天色還沒亮,空氣很清新,聽到雞鳴天才光, 夏日好村庄。我們社子好地方,每天早上在這個地方就聽 見圓山動物園傳來的獅子吼聲,在那時候還沒有車聲,四 週都靜靜無雜音,我們向山上大聲喧叫,就傳來迴聲。樸 素之鄉村老實之社會,無小偷,無強盜,家家戶戶免關門 戶。安心出外去工作做頭路。中午日頭炎,想要回家吃飯 之前,先在淡水河濱的沙灘步下水,泡涼洗身軀。詩曰:

日午食飯三時久,順路洛水洗身軀,
摸蚋抓蝦隨便有,帶回給媽煮清湯。

   在太美了,早年的純潔環境之生活使人懷念。說是 「淡水夏日好景緻,水清魚現相魚池,有人眼中不在意, 我卻留戀在河邊。」不但是此景可享受又可觀賞河上悠然 美景,和大船入港之景觀。也有三支帆的唐山船身(戎克 )。大紅頭船古名-大腹船,從福州廈門至台北艋舺(萬 華)來來去去的商船。

悠悠河上真逍遙,一天二回漲退潮。
社子沙灘風景妙,帆船直向台北橋。

   1946年(民國35年),也是台灣光復後之時代, 還有中洲里的廟宇好景出現,叫做威靈公(囝仔公),傳 說十分靈驗,每日從台北及三重到處聞風而來的香客不絕 ,信徒來到中洲威靈公廟口上岸行香。船隻一天數百,人 數數千,外人前來求神託佛保平安,一時廟口變成西門口 。飲食店、餐店、水果店、青草店二三十間,連乞丐都來 幾拾名。廟口的草木都被挖光了。但隨著社會型態快速變 遷,就漸漸衰退了。在1959年(民國48年),又換 福安里蓋了一家「皇宮戲院」,一時風動起來,觀眾滿座 ,座位只有500位的椅,每日客滿。但好景不常,不久 也關門大吉了。

   1962年(民國51年)四月,延平橋造好,橋長約 60公尺寬6公尺,市公車33號就來行駛,台北大橋頭 至中洲里威靈公廟口。後來又換26號公車行駛。到了 1966年(民國55年),中國海事專科學校創立,學 生第一期305人,58年陽明山管理局廢除,社子島也 納入大台北市管轄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