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社子
文萃選輯

基河•淡水•話薪傳

●文 林志峰先生

   經將機車暫停在中興橋上,佇立在橋欄邊,望著橋下這 片由大漢溪和淡水河匯流所堆積而成的沙洲,往往讓我聯 想到再往下游一些的社子島,也是在相同的條件下所產生 的,不同在於造就社子島的兩條河川是基隆河和淡水河。 不同的時空,相同的場景,我們可以在中興橋下的浮洲, 遙想社子島的過去,或許我們亦可以在社子島預想中興橋 下浮洲的未來。

   子島的陸地浮現後,「滄海桑田」是這塊土地最佳的註 解。因為生活條件便利,吸引了人類進駐,到目前為止, 人類學家在此地所挖掘考證的史前遺址,與在八里尋獲的 十三行文件屬於同一時期,亦即意味著曾居住於社子島的 史前人類已會運用鐵器了,然而,這一史前人類的族群是 否就是人類學家所記錄的凱達格蘭族,則尚待進一步的考 證。

   鐵器文化在社子島上活動的是凱達格蘭族毛少翁人,他 們過著採集與狩獵為主的生活,並有少許的粗耕,兩河孕 育這片土地,同時也伴隨不定期洪水氾濫之威脅,地形不 斷更易,族群並在一次一次的天災中,遷徙移動,再重建 聚落,重新開始,這種循環的生活模式,直到漢人移入之 後,帶來了新的農耕技術。不同的建築樣式與聚落,使人 文景觀開始有了巨大的改變。

   子地區的聚落隨著人口增加漸漸凝聚擴張,原只有葫蘆 堵、社子等較大型的聚落,後來,又在浮洲沙地上聚集了 溪洲底、浮洲、中洲埔、浮汕尾等聚落,整個社子島傳統 聚落分佈的雛型,約在日治時期中葉便已形成,至二次戰 後,台北市湧入大批二次移民潮,選擇在地價較低廉的社 子落腳,大量興建的現代建築,打破了傳統的聚落形貌, 呈現今日眼前的景觀。

   子島聚落的先民,大多是由社子鄰近的古聚落遷徙而來 ,如溪洲底的燕樓李家,就是從昔稱金包里的金山所遷徙 而來的;又如中洲埔的兌山李家、溪洲底的謝姓大戶,是 從昔稱和尚洲的蘆洲渡河遷徙而來,在原聚落已人口飽和 高度開發,生存競爭激烈情形下,這些先民選擇到社子島 上這片尚未開發的沙洲浮地上開墾,拓展新的生存機會與 空間,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在當時社子島內各聚落之間的 連繫關係,反倒不及與河對岸的聚落來得緊密,這種情況 一直到陸上交通發達之後才逐漸消失。然而,此一現象仍 可在中洲埔的信仰依舊依附在蘆洲湧蓮寺及保和宮的情形 中,得到佐證。

   於淡水河、基隆河便利的水運,使社子島所生產的各項 產業能夠供應其他聚落的需求,尤其到了日治時期,社子 島除了糧食作物之外,亦開始栽培經濟作物,這種情形更 為明顯,大菁即是一例。大菁是染料的一種,從清末到日 治初期,三角湧(即今日之三峽)是染布業之大本營之一 ,然三峽本地的大菁產量已不敷需求,需要由外地供應, 社子島便是其中的來源之一,沿著淡水河折入大漢溪逆流 將大菁運到三峽。社子島提供至三峽的大菁,除了本地種 植外,亦有一部份是由北投山上的青嚳收集而來,挑運下 山至八仙,渡過基隆河至上浮洲,再運往三峽,此一水運 交通直到現代工業進入,新式的染布技術取代傳統染布法 ,才逐漸消失。

   一種經濟作物茉莉花,也為社子島帶來另一個春天。當 地大稻埕的茶行櫛比鱗次,所製作的香片茶,必須加入新 鮮花瓣一起烘焙,鄰近大稻埕的社子島,享有地緣之利, 能夠將剛採摘下來的茉莉花,立即用水運送到大稻埕的茶 行,使茉莉花的種植亦為社子島的產業之一,可惜這兩種 產業已隨著時代的轉變,漸趨沒落直至消失,如同曇花一 現。

   食作物由於自然災害的侵犯,使收成無法穩定,特別是 夏秋之際颱風的侵襲,突漲的河水常常讓農人的長期辛勞 付諸流水,因此水田的面積逐漸縮減,漸次轉為旱田。根 據昭和初年的文獻記載,當時社子地區的蔬菜產量,已可 供應大台北地區的需求,直至今日堤外地區,菜園到處可 見,即可想像當時蔬菜栽培的盛況。

   子島的產業,從水稻的耕種,轉變為經濟作物的栽培, 同時也改變了社子島的農田景觀。為了避免洪水沖刷可利 用的土地,農民在沿岸種植了大量的竹子,然而,效用並 沒有想像中大,每當暴雨一來,連日的辛勞全數流失,產 量成本提高不少,也造成社子島的開發腳步緩慢,在此雙 重影響下,社子地區的地價一直無法提升,尤其在民國五 十六年政府完成了社子地區的堤防工程之後,堤防內外的 景觀,有了截然不同的發展,堤內住宅大樓林立,地價頻 頻提升。而在堤防外,卻因被列為「洪泛行水區」而遭到 禁建的命運,四十年來景觀似乎沒有太大的改變。擁有堤 外土地的農民,不堪長期看天吃飯的不安定,趁農工社會 轉型之際,將土地低價租賃給小型工廠或地下加工廠,在 能夠降低成本的誘因下,工廠紛紛進駐,使現今所見的堤 外景觀,是簡陋鐵皮屋工廠,錯落雜亂地混立在菜園荒地 之間。

   如此惡劣的環境之下討生活,社子島的先民日子過得比 別人都艱辛,生命財產的保障比別地都脆弱,但在一代一 代的傳承中所顯露出社子人性格中的韌性與堅強,相信比 別地都強盛。

   菁、茉莉花及蔬菜等產業的產量,雖然稱不上大宗,而 存在的時間也不甚長久,一遭遇洪患即付諸流水,但這些 產量卻確確實實養活了許多社子人。社子人在這塊土地的 哺育下,雖說路途崎嶇坎坷,但無論社子島的未來將會如 何,社子人的信念,將如同基隆河與淡水河所帶來的信念 般,永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