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社子
聚落與人文

社子島的常民文化 •••前言

(取自 常民文化年刊3 土地之歌)

●文 林志峰老師
   1998   

  不知從何時起,台北市內多了「社子島」這個地名,
老一輩的台北市民記憶裡,只有聽說「葫蘆島」、「社子
」的地名。也知道台北市西北側,位於淡水河與基隆河交
匯處有如葫蘆形的沙洲地形,這塊地形被人們稱為「葫蘆
島」,內有不少個聚落,每個聚落都有個地名,而社子只
是葫蘆島的其中一個聚落
,是什麼時候社子變為一個島,
讓老台北人感覺十分好奇,相繼續了解,後來才從媒體上
知道,原來所謂的“「社子島」只是「葫蘆島」的一部份
,是從基隆河與淡水河交匯處的葫蘆頂部至葫蘆腰。

  一九七五年政府為了防洪計畫在基隆河與淡水河岸,
各築有二點五公尺高的堤防,並在葫蘆腰之處堵築一道堤
防,這道堤防開了一處水門,平常開啟著做為通道,洪泛
時,水門便關起來,以防洪水泛入台北市區內。這道堤防
分割整個「葫蘆島」的完整性,分割了堤防內外的稱呼。
堤防內外的聚落關係原本就不太密切,這道堤防使得各聚
落更加生疏。其命運也截然不同,堤防內隨著台北市的都
市開發,高樓大廈相繼而起;堤防外卻因列為洪泛區而遭
到禁建,形成台北市內最落後的一塊區域。「葫蘆島」的
聚落分布也形成堤防內外的分庭,堤防內葫蘆堵、社子
、三角埔、崙仔頂
等老地名,聚落卻因為都市發展範圍較
模糊,堤防外溪洲底、浮洲、浮汕尾等聚落,卻因發展
落後,聚落範圍較清楚,如同台灣其他鄉村一般,集村的
型態非常明顯,這三個古地名的聚落,自形成一個獨立空
間,整個區域古厝林立、菜園荒埔,各種工廠夾雜於其中
,如同一九六○至七○年代台北市的那些衛星城市,如三
重市、板橋市、新莊市、中和市等地,顯現著由農業社會
進入工業社會之過渡時期的地理景觀,可以說是台北市一
九六○到七○年代時期都市發展的樣本。

  一九九三年,政府鑑於這裡是洪泛區的因素,遲遲無
法推動建設,致使地區落後,便加緊計畫開發,這個案子
提出時,將堤防外命名為「社子島」,這案子遂成為「社
子島開發案」,從此社子島的地名誕生了,大家便將這塊
台北市最落後的地區稱為「社子島」
,也因開發案的關係
,社子島聲名大噪,更因淹水的問題,不斷受到人們的注
目。老一輩的台北市人,也終於明白社子島在那裡,但是
心中很納悶,社子島只不過是泛稱為葫蘆島的一半,而社
子不在社子島之內。年輕一輩的市民,永遠搞不清楚,社
子島怎麼沒有四面環水?沒有四面環水怎麼也叫做「島」
?是不是很會淹水,所以以「島」取名?甚至認為台北市
最會淹水地區的代名詞就叫做「社子島」,而忽略了葫蘆
島的存在。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