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社子
聚落與人文

社子島的常民文化 •••溪洲底

(取自 常民文化年刊3 土地之歌)

●文 林志峰老師
   1998   

  由延平北路六段往北走,過了堤防以後就是延平北路
七段,進入了社子島的範圍,繼續往北走,也就是溪洲底
,因介於基隆河與淡水河之間的沙洲故取名,當地人簡稱
溪底。根據文獻記載在清乾隆嘉慶年間,葫蘆島的地形尚
未成形,當淡水河與基隆河的交匯口,大約於溪洲底的位
置,直到同治年間《淡水廳志》的地圖中才見到如葫蘆形
的兩個島的出現,中間尚有水道,這條水道位於崙仔頂與
溪洲底之間,漸漸的泥洲淤積才將陸地連接,從此葫蘆形
狀大體完成。溪洲底是社子島最大的聚落,人口最多、開
發也最早的,我想可能與土地浮現的次序有關吧!溪洲底
現隸屬於士林區福安里,延平北路七段至福安國中一帶

處可見古厝,低矮的房屋,一點都不像台北市內的轄區,
建設非常落後,原因是因為一九七○年,政府提出大台北
地區防洪計畫,將社子島列為汾泛區,同年被列入限制發
展區,這裡全劃入禁建範圍,也因如此,才使此地成為台
北市內尚未都市化的一角。

  這裡的人口發展也一直比社子地區聚落少很多,日治
時代溪洲底的學校可以使我們明白溪洲底的人口並不是很
多,日治時代社子島最近只有士林公學校,後來才於社子
設立社子分教場(分校)等人口數漸漸多了,社子分枝再
升格為社子公學校(今日之社子國小的前身),並於溪洲
底設立分教場,設立之初只有兩個班級,由此可見,日治
時代這裡的居民人數並不多,與今日的社子國小與富安國
小加起來超過一百五十班的情況,不可同日而語。

  過去這裡的居民經濟活動大體以農為主,撈魚為副,
農作生產跟社子島的其它地方一樣,大多以稻茶、甘藷、
花生、蔬菜為主,農閒之餘在淡水河邊捕撈魚、蝦、蟹、
蜆,尤其是蜆更是大台北地區的大本營,這些天然資源則
成為溪洲底農人的副業。這樣的經濟活動仍無助於此地的
發展,貧困這裡很容易淹水,往往一場大雨使得辛苦經營
的農作物全部泡湯。再則土地有限,人口的容納度不高,
所以這裡的景觀自一九六○年代至今沒有太大的改變。

  相傳在康熙四十七年(一七○八年)有泉州同安縣九
戶人家移民至此,開墾定居。以當地的大戶謝姓家族最早
來開墾,到移墾的時間及前後次序是不是如傳聞一般,是
值得商榷,因年代久遠,又時常水患之澇,都已無文獻可
據。

  溪洲底內臨延平北路七段尾,有一處稱為臨江園的地
方,這乃是一九六五年政府將環保局水肥隊設於此,水肥
隊會設於此,乃鑑於社子蔬菜種植需要大量的肥料,而傳
統以來溪洲底一直利用水運之便,至大台北地區幫人收肥
,充當社子島的農業肥料,當時把載肥船都稱為小台,另
有載砂船稱之為大台。水肥隊設立之後,恐因水肥隊的名
稱不雅,故將隊部取名為臨江園。

  溪洲底的居民對外關係以淡水河對岸的蘆洲較為密切
,早期淡水河迢很窄。居民又為了取水方便,大多沿河而
居,所以跟蘆洲的居民來往很頻繁,搭乘渡船很方便,甚
至蘆洲的居民也將此當成生活圈,從已廢棄的皇宮電影院
,就能明白溪洲底也曾經風光過。

上一頁 下一頁